并用电缆的选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由于负荷的增加,负载电流增大,原有电缆载流量不足,过流运行,为了增加容量,考虑到原有电缆运行正常,要重新敷设电缆施工难度大而且不经济,齐鲁电缆有限公司我们常采用双并、甚至三并的做法。 在并用电缆的选择上很多人认为只要在满足载流量要求的前提下电缆截面越小越经济,越合理,实际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2006年1月3日1#变压器至配电室主电缆爆,原185mm的四心铝心电缆2根爆了一根,工区为了及时恢复供电,将另一根好的电缆保留,并了两根120mm的四心铝心电缆进行供电。在运行了10个月后2006年11月15日主电线再次爆裂,经检查发现,185mm的电缆爆引发了此次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此次事故呢,按照表一我们可以得出三根电缆并用得安全载流量是668A,使用型电流表测得生活区得的**负载电流只有500A,按照Iux≥lzmax的原则,这样运行应该是安全可靠的。但是,我们忽略了电缆是有电阻的,因为多并电缆连接时,连接处存在接触电阻不同,而此接触电阻又往往与电缆本身的电阻可比拟,其结果会造成多并电缆的电流分配不平衡,多并电缆的电流分配,是与电缆的阻抗有关的。 铜线界面粗略计算:S=IL/54.4U(S导线截面积平法毫米) 铝线界面粗酪计算:S=IL/34U 齐鲁电缆有限公司电阻计算 电缆的直流标准电阻可以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R20=p20(1+K1)(1+K2)/们/4×dn×10 式中:R20——电缆在20℃时的支流标准电阻(Q/km) p20——导线的电阻率(20℃时)(Q*mm/km) d——每根心线的直径(mm) n——芯线数; K1——芯线扭绞率,约0.02-0.03; K2——多心电缆是的扭绞率,约0.01-0.02。 任一温度下每千米长电缆实际交流电阻为: R1=R20(1+a1)(1+K3) 式中:al——电阻在t℃时的温度系数; K3——计及肌肤效应及临近效应的系数,截面积为250mm以下时为0.01;1000mm时为0.23-0.26。 电容计算 C=0.056Nes/G 式中:C——电缆的电容(uF/km) ES——相对介电系数(标准为3.5-3.7) N——多心电缆的心数; G——形状系数。 电感计算 配电用的地下电缆,当导体截面为圆形时,且忽略铠装及铅包损失时,每根电缆的电感计算方法与导线相同。 L=0.4605logDj/r+0.05u LN=0.4605logDN/rN 式中:L——每根相线的电感(mH/km) LN——中性线的电感(mH/km); DN——相线与中性线间的几何距离(cm); rN——中性线的半径(cm); DAN、DBN、DCN——各相线对中性线间的中心距离(cm)。 上一篇电线电缆行业的现状
|